写《零乡》的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似乎一切已空去了自己的根蚂蚁策略,我们成了被风吹起的先生
写《零乡》的著名作家唐国明咋说: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我的,我只是从这里走过的一阵清风明月而已
哈哈,爱情是不是著名作家唐国明说的“郎想妹、妹想郎,两人想得脸发黄;郎想三日不吃饭,妹想七日不起床”
【正文在本文第一张图片下】
————————————————————————————————
————————————————————————————————
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文句汇校标注、一点精选脂批、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展开剩余95%————————————————————————————————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一组数之和与另一组之和的和差b的规律,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进而发现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则当两组数中间的等差数项数m为0时,则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自然相互是连续数,其和差b=dn²。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节选自著名作家唐国明诗意流半途主义长篇《零乡》————————————————————————————————38、唱歌的“皇帝老婆”
在要塞上喊了七天的“李白”,直到喉咙沙哑得喊不出声了,直到他们要累倒了,才撤离,我还真以为我见到“李白”了,我以为他会喊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人生得意须尽欢。古来圣贤皆寂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黄河万里触山动,黄河如丝天际来。抚长剑,一扬眉。脱吾帽,向君笑。功名事迹随东流,惊涛汹涌向何处,飘如随风落天边。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怀消愁愁更愁。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奇怪的是他念的不是李白的诗。后来本书作者唐国明告诉我时,我才知道是他们其中一个扮演的。他喊叫的是本书作者唐国明的鹅毛诗。
第二天他们又开始围着我举着手机。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他们越看越像一群疯子。他们从身后推出一个女子跟我说:“这就是你皇帝的老婆。”那“皇帝老婆”便在我面前,对着他们举起的手机唱道:“我已经习惯了草木一样的幽香/我是水做的,我向往在夜晚我潮湿地晒着你身上的太阳/我抱着你,是渴望你给我一个妻子的名字/全世界可以离我而去,可是没有一条门让我从你生命的房间走出//请允许我亲吻你,在你的脸上种上我的花草/让我像风一样每晚洗着你为我流汗的身体/我需要你的手如火柴一样擦热我冰凉的那个自己//我是水,我用倾泻的姿态在你这宽广的河床里把千重浪卷起/你总把我放在蓝天白云上,收在无边无际的夜里//你是我小小的房子,只有你装着小小的我奔波四处/我要让你在我的月光小路上走来走去,让你的万山千水被雨打风吹去/让你进入我的山水,让你失去一切,只剩下天底下最圣洁的身体//从此,我要撕下天空大地这页纸;从此,你的每个夜晚都是我的/我怕我没有你的拥抱,我会像火一样漫山遍野的燃烧/我是花朵,我是如火的花朵,你必须日夜日夜地像野草一样包围我/我已经,已经进入了你的身体,我的身躯已经失去了意义/它使我无人来过的江山为你第一次血流成河//在我眼里,你就是我的成功与名利,只要有你,我就会为你头破血流的活下去/即使反反复复地等待,反反复复地为你死去//我是小女子,我只想做你的小女子,为了你,我可以庸俗,我可以世故,我甚至可以没有我自己//天空是床,我们是床上的梦/我们成天像河流一样进入彼此的身体/在爱情失去意义的时间,在看不见的爱情里/让我用看得见的身体去爱你”
“皇帝老婆”一唱完这首《在看不见的爱情里》,我问本书作者唐国明,她是谁,唐国明摇了摇头。后来,来长城要塞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个叫蒙克的教授,一天走来,看到我哈哈哈大笑一阵说,问我是不是唐国明《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那本书里的那个士兵,我被问得莫名其妙。我说我只是一个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我问他是谁,他说他是唐国明《零乡》那本书里一个叫蒙克的人,他就是“被风吹起的先生”。在《零乡》里,他一读到唐国明写的鹅毛诗,他就有飞起来的感觉,接着他就叽叽咕咕念了起来。
多年后我读到《零乡》残稿时,残稿里真有一章,是被人整理过的,已经残缺得只剩些不连贯的残页、叫《被风吹起的先生》,写到了一个叫蒙克的人。我在别的文章里,曾读到唐国明提到这一节,说:“此稿2005年开始写,大部分文字曾在2015年第10期《时代文学》下半月刊以《小观园》之名发表,陆续整理修改到2024年,这么多年,我一直在追问:我会不会如蒙克一样成为一个被风吹起的先生。”
39、残稿《被风吹起的先生》
∮1、残稿第1页无,残稿第2页上的文字,据蒙克考证,是唐国明写于2019年的鹅毛诗句
“我敲打着鼓,我跳我舞;我就这么敲打着黄土上这只腰鼓/敲打敲打,不要问我表达什么,我内心有无法表达的痛苦/鼓,我腰上的鼓,鼓是我的痛苦/我敲打着鼓就是敲打我的痛苦;我敲打我的痛苦就是敲打我的鼓/我要把痛苦的鼓挂在腰上,拼命敲打拼命敲打,敲打出奔流的河//端阳的鼓,屈原的鼓,诗王的鼓,太阳的鼓;天空敲打着,大地敲打着;它从汨罗响出,响出一个蓝墨水的源头/屈原的鼓,太阳鼓,在不断敲打,敲打那些昏庸过去,糊涂过去,瞌睡过去的脑壳;敲出一个又一个千古不朽、思危奋发图强、胸怀天下的屈原与我/我是一只太阳鼓,太阳鼓,日月敲打我,天下敲打我,咚咚出天空与万里奔腾的河流//端阳的鼓,屈原的鼓在敲打着,敲打着五月五,敲打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我//屈原兄弟,屈原兄弟,屈原兄弟的长江琴,不断流出泪,不断弹出屈原兄弟的叹息与痛苦//屈原的鼓,鹅毛鼓,在不断敲打,敲打着这个思危奋发图强的民族,不断学无形的水将天下安和”
“身躯一个接一个躺成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山河/血一点一滴聚集成了黄河与长江/喜马拉雅山岗一样高的梦想,在向天空不断生长”“大风停了又会聚集/聚集成形分散成气,来而无踪去而无迹/谁都有一个这样的自己/活着就是将生命,向未来传递”“我不是喜马拉雅山上的雪,我是金字塔上的塔尖/我在将自己培养成太阳,好在黑夜照亮故乡这轮月亮/河流成了我的身子,绕向一个又一个行云的地方”“我已升起在我自己的天空,让光芒飞升上大地”
“世界是我一辈子任我翻滚的床,我是世界披在身上脱不下来的鹅毛衣裳”“像一只又一只鸟,站在每一棵能让自己站的树上,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像一片又一片鹅毛,聚集在属于自己的鹅毛云上,随大风吹向四方/像守护自己的家一样,将自己的梦做到我消失在这个我活过的世界上”“我如风一样在生活的山岗上起伏,我如群鸟飞向无穷无尽/一切的一切碎成了泥土,一无所有的我能给大地什么”
“我身披彩霞,手捧历史的花与神话,在千万年的风沙上,如一匹从天边来到城市面前的马/我站在结满灯光果实的水泥麦地上,居住在用金钱租来的故乡,像山间泉水流淌”
“只要天才不死,就会有大风,不断想把天才的大树拦腰吹折/面对大风,只要你的气势,如飞腾的江河,只要你的才气,是顺风而飞的尘土/只要你的天才,化为一片一片纸上写着的鹅毛诗歌,它就会随大风越传越远;就会如一场你等待的,随风从九天铺向,有井水炊烟人间的鹅毛大雪”
“日夜奔息的江流不断将泪珠,从大地滚动向远方的泪筐/我穿着鞋/踩在云朵上,踩在山顶上/踩着黄河、踩着长江,踩在山路上/踩在田埂上,踩在泥土上/从故乡的路上踩起,踩过雪山、踩过草地,踩向云天以外的地方”
“天空在这里,青石板在这里/黄泥屋在这里蚂蚁策略,弯弯路在这里/梨花在这里,桃花在这里,橘子花在这里/橘子在这里,梨子在这里,桃子在这里//小背篓在这里,老米酒在这里,黑腊肉在这里/阿妹在这里,云朵在这里//所有的这一切都不是我的,我只是从这里走过的一阵清风明月而已”
“来到这里来到这里,在一个叫天紫姑娘的怀里云高雾低,在一把叫天紫的琴上漂来荡去;在路上的今夜我不想你,只想在来生像你一样成一条山中小溪,静静地洗出自己万古流香的身体”
∮2、残稿第5页上的文字
沿路前行,两边青山排列,下有小溪。小溪怎么流,小溪两边的青山就怎么走。两边的青山怎么曲行,就捧着小溪怎么流。
沿溪伸出来的路,不见行人,偶见一桥,桥下有几个女孩在自顾自在的垂钓,清秀如这里的山川香草。路在碧树绿崖间时隐时现,突然路一转,转入一个四面绕山的小山谷中,谷中溪边,几块薄田,种的是玉米、红薯、花生,二、三户人家,房子溪石构筑,路边一家人门口有几位老者在闲坐。一见蒙克的到来,似乎是已几百年没见到的一个来访者,他们热情地让座,端上一碗放了一点茶叶的水,碗怎么白水也怎么白。望着碗底那几丝发黑的像弯曲针条一样的茶叶,再看看近得似贴着鼻子围着这里的山,忽觉得这里的几户人家就如这碗里的几丝茶叶,就这么清清白白地自自然然地过着日子。偶尔他们问蒙克一个人怎么就来到了这里,蒙克说他也不知为什么,一路过来,看到溪从山出,就一个人沿溪而来了。
小坐一会,沿溪而行,越走越觉空寂的蒙克,耳边不时飞过从荒山深处传来的山歌。
∮3、残稿第6页上的文字,列出了第5页提到的山歌
“郎想妹,妹想郎,两人想得脸发黄;郎想三日不吃饭,妹想七日不起床。”
“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有个女人在着么,山倒下来男人就扛起了;男人不有女人陪着么,男人就要生病了;山里不有女人在着么,山里不会有人了”
“我怎么还不起来,起来,起来!屈原来了,项羽来了,陶渊明来了;李白来了,杜甫来了,李煜来了,苏东坡来了,李清照来了,曹雪芹来了,唐国明来了/起来,起来,我还不愿意起来,我还想睡,我还想继续睡/起来,起来,我还不愿意站起来,我还想躺一会,我还想继续躺一会/起来,起来,我还不愿意起来,我还想继续爬一会,我还想继续爬一会/起来,起来,起来也很累,躺着也很累,爬着也很累;人就是这么起来一回,坐一回,爬一回,睡一回/起来,起来,屈原走了,项羽来了,陶渊明走了;李白走了,杜甫走了,李煜走了,苏东坡走了,李清照走了,曹雪芹走了,唐国明走了/我怎么还不起来,西施来了,海伦来了,虞姬来了,王昭君来了,杨玉环来了,貂蝉来了,柳如是来了,林黛玉来了,薛宝钗来了,安娜•卡列宁娜来了,奥黛丽•赫本来了,戴安娜王妃来了/我怎么还不起来、起来、起来”
“天空歇得么,歇得呢;大地歇得么,歇得呢;人歇得么,歇不得;太阳困得么,困得;月亮困得么,困得;人困得么,困不得呢;为什么一生还想做个人,做到筋疲力尽呢;为什么一生还想做个人,做到鲜血流尽呢/清风睡得么,睡得;高山睡得么,睡得;人睡得么,睡不得呢;闲云懒得么,懒得呢;流水懒得么,懒得呢;人懒得么,懒不得;为什么一生还想做个人,愿在途上行走不停呢;为什么一生还想做个人,愿在路上奔走一生呢/兰草枯得么,枯得呢;残荷枯得么,枯得呢;人枯得么,枯不得;竹无节要得么,要得;梅无节要得么,要得;人无节要得么,要不得呢;为什么一生还想做个人呢,问不得,答不得呢;为什么一生还想做个人呢,答不得,问不得呢”
∮4、残稿第7页上的文字
在山歌之音里,暮色渐浓,蒙克忽觉此生该如山中之花,任自开落,又任自流香。而此刻路上的蒙克,如苍山大地一景,又如奔流不息的一条从山里出来任意漂流万古流香的江河。
∮5、残稿第8页上的文字
山谷里慢慢寂黑了下来,蒙克仿佛进入了人类的远古,一条纤细的投影在刚升起的星月下慢慢延伸到了蒙克的面前。灯已经熄灭,有星光从屋外映照进来。蒙克静静地躺着,久久不能入睡。
∮6、残稿第9页上的文字
作为知识分子,既缺乏政治家审时度势的目光,又没有商人那种随行就市的精明,更无达官精吏通达的获权得利的行动智慧,也无世事洞明者的深藏不露、不动声色的城府。作为知识界,有的知识分子以天才的方式开创了一个领域,奠定了一个理论的基础;有的知识分子不过是一个好的知识传播者与解释传授者。残酷的现实中,有些知识的传播者总是把天才的创造扼杀在当时现实的摇篮里,或把天才的创造埋进十八层地狱,让后来需要这种理论的时代的考古工作者去历尽千辛万苦地把天才的创造从十八层地狱里拯救出来,这样的悲剧时时在时间的每个角落里扮演着,也时时在警告着只嫉妒不会创造的人,不能创造就不要阴损地毁灭,而要以发扬弘大别人的天才创造为己任,或以天才的方式开创一个领域,奠定一个理论的基础,或以一个好的知识传播者与解释传授者而自居。
曾在世上停留过的一个又一个智者在如流的时间中以受火刑的勇气摧毁了人的中心论,说人是猿猴一样乱搞的畜牲,以临床实验的精神大谈处女怎样成为了不贞洁的女人。
他们为躲避尘世,沉思味同嚼蜡的学问残渣,跑到河边的草地上躺倒,自认为自身中的诗与思在向四周迸发如画的焰火,那一束束照着他们的阳光如一只只弹拔他们那琴的手指,思想的旋律似乎自然从他们身体散发出来。他们像昆虫一样,每天看青山白云,听蝉鸣蛙唱;早晚吃晨曦落日、喝朝霞雨珠山泉;让风修饰身材、雷劈去放势、雨洗去尘埃、电击去高傲。去除执心,来去自由,通达无碍;吹出一曲曲随心所欲、随便跑调、无拘无束的哨。他们在春日黄花满坡、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的日子,看满山的花,像老祖宗一样坐在高山之巅或大河之畔,坐在老牛破车上颠沛流离,四处游荡,在烛光下或黄昏里吃着粗茶淡饭,嚼着野草般的菜根,流动着清泉泛绿的眼睛,活在自然的殿堂中,然后歇下来审视,聆听山谷里回荡着把天都崩下来的声音。
他们说着:红颜薄命,才子清贫。不供人游玩,就落得个遭劫、自毁的命运。松风水月未必比我清闲,仙露明珠未必能使我朗润。气冲日月,洁如冰霜;携水同流,与波同清。人谁不死,死谁不腐!生命的意义不过是不断如此地徒劳,现世生存的残酷,迫得人们根本没有空闲抬起疲倦的头颅。史书不过是已经熄灭了的生命余迹的空洞记述。人生尽可以是荒诞的、渺小的、艰辛的、悲剧的,人生更是真实的、自强的、任意的、欢乐的。自己若做不了强者的带头狗,就不应做弱者、依附者的好好先生与需要保护者的看护狗。知识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感官提供的经验内容,一个是头脑先天就具有的理性认识。惟有智慧才是一种永远贯穿人类古今长期使用不会腐烂的风光。在对肌肤的依恋和对山峦的憧憬中,宇宙的最大乐趣就是安排人类的葬礼。听之由命听之由命,随着大流,什么也不用去想,什么也不用去理,于该停的地方停,于该下的地方下。
最后他们一个个落得个,在斜风细雨的黄昏,扶头酒醒,倚遍栏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抱着几卷“未曾付刊经俗眼”的发黄陈纸,于断鸿声里,站成一个时代的守望雕像,望着遥远的远方,借用语言遮蔽一种无法言语的空虚,坐在乌篷船上,看看四周随处可见的山与岸边的杨柳、河边的花草、渔舍、各式各样的小桥,困倦时躺在舱中拿出书来,品一口清茶,然后眯着眼睛翻开书页;在水声、橹声、来往船只的招呼声,以及乡间的犬吠鸡鸣的自然天籁之声中,看看、睡睡、喝喝,任浪打、任风吹,在江与日月闲天之间随波自如地,梦想着,晃向那个别人看不到也摸不着的某处,那个常以为存在又遥不可及的天尽头。任金蝉复唱,任微风落叶,任篱菊清芳,任秋月高朗;与天地同流,与日月同在。
他们就这样,或沉寂于山间、或默守着一个庭院与高深学府,钻究着或传播着既利于当下又利于未来的书本。当他们被世俗逼得无地自容时,就爬上一棵树、或坐在树下传播自己的学问;或在河流的船上传扬自己的教义;让追随者们,聚集在树下或两岸聆听。他们明白生命短暂,智慧永恒,他们对智慧的开掘目的就是在于务实与谋生。他们更懂得有必成的事业就必有为梦想必死的精神。他们总是处于古今未来的坐标上发出心忧天下的声音。
他们如人类的根,一下如花吐香天下,一下低头弯腰血性闪闪地气势汹汹;做着,为天地建功业、为苍生做事情、为天下成圣人、为万世寻安和药的梦;拥着,处草席之上、闻丝竹之声、为了天下百姓、指挥千军万马的抱负;骂着读书万卷、所行所为天良丧尽、以文词才华贪功名富贵、而气节品行毫不讲究、甚至于天天满口仁义,又立牌坊又当婊子、为人师婊,卑鄙龌龊的小人。面对生存的现实,睁着半是做梦半是醒着的眼睛,忍受着寂寂无闻的命运。在无作为的挣扎中,在混乱与安和中,似乎命运之神只让他们身在大地,心游上天,逍遥江湖之间,不灭不生。让他们来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生命,如水一路前行;承传一种与日月并息、天不能杀地不能生的文化生命。但他们在人们的目击中,不过是一个个有七情六欲一肚子男盗女娼,在虚构圣人伟人、有伟人圣人情节的俗世中人。
他们在传说里承前启后的、在一辈子努力着让自己在安静的死去前,使自己不感到羞愧地把自己钻究的领域的道理穷尽。
世界之可悲在于它是真实的,他们的可悲,是他们是一个要面对现实生存忙得没有时间抬头关注一下彼岸的人。人类如坐在金板凳上的乞丐,奔忙凶狠地在金银珠宝上残酷地你斗我争,又像一个窃贼一样在算计着怎样剥夺别人。觉悟者在觉悟,迷惘者在迷惘,出发的在出发,全都在向约定的死亡行进。
在生活的海洋里,人类都坐在悲剧中的大船上,里面装着的不是人类需要的爱情、金钱、梦想、艺术、希望,而是死亡。人再怎么剥夺了别人多少,人又能占有多少,能带走多少。既面临着死亡又抱定意义世界的他们,在路还是要跟着时代走的面前,没钱没权无根漂泊的他们,只得跟随着求实求存的旗帜,忙着救自己的亡,图自己的存,最后伤痕累累地反思、寻根,一头卷入实用主义的浪潮中,别无选择地去为自己的图存拼命。
在路还是要跟着时代走的现实面前蚂蚁策略,即使他们仍然在为得到燃烧整个世界的智慧之火,在死不罢休的努力着,但他们再也无能去充当为人类盗火的角色,也再也难以用他们盗来的火燃烧整个世界的灵魂。
……………………
———————————————————————————————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
半途主义是由著名作家唐国明提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是: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和天下的人。
他经典的表述为:“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唐国明通过已经发表、出版大部分草稿的《零乡》,以诗意流方式融合诗、文、史、哲、数理,将半途主义具象化为对“归属感缺失”与“人类永恒漂泊”的哲学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鹅毛诗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废话”文学风格。
半途主义认为人生与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与过程中,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一切皆在“途中”。
人作为“途中人”,既不属于过去、现在或未来,也不拘泥于故乡与他乡,而是始终处于半途之上。生命的价值在于“此刻”,即“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在千难万险中,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在《零乡》这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
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长风情怀心,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有《零乡》、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以长城要塞为中心,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以诗意流的形式,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我们”,为了一个归,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
唐国明的《零乡》是一部融合自传、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的长篇作品。该书被视作“诗意流”与“半途主义”文学的开创性实践,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被称为“一部关于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自传小说”,《零乡》结合了文学、哲学与数学思维,通过碎片化的废话叙事展现个体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书中包含2019年、2022年前后出版的《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通过“零乡”这一概念,指出人类处于“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的归宿。”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以及人类在“重复在此”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2025年3月14日安徽全椒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好书推荐”发布了何章平先生写的《在喧嚣中觅得诗意栖居:<零乡>》一文里——称唐国明为“都市生活的诗人哲学家”。称《零乡》一书“书中的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熠熠光辉,每一章都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叩问,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困境。”
————————————————————————————————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编辑
—————————————————————————————————————————————————
———————————————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字。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文句汇校标注、一点精选脂批、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另外,唐国明在数学上——
一、发现论证了等差数列3个新规律
1、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如1、2、3、4与5、6、7、8;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4的平方16。如2、3、4与5、6、7。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如2、4、6和8、10、12,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2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假如一组数为a、……、a+(n-1)d;另一组数为a+nd、……、a+(n+n-1)d,则:
b={【(a+nd)+[(a+(n+n-1)d)]】×(n÷2)}-[a+(a+(n-1)d)×(n÷2)]= d×n²。
若a前与a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a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为d(n+ n²),即:b= dn(1+n)=d(n+ n²),如4前的1、2、3与4后的5、6、7,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12。如12之前的9、10、11与12之后的13、14、15,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12。如12之前2、4、6、8、10与12之后的14、16、18、20、22,和差就是数差2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为60。如100之前的91、94、97与100之后的103、106、109,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36。如16前的1、4、7、10、13与16后的19、22、25、28、31,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为90。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a前等差数列为:(a-nd) 、……、a- d ;a后等差数列为:(a+ d) 、……、a+nd;则:
b= { [ (a+d)+(a+nd)]×(n÷2)}-{ [ (a-nd)+(a-d)]×(n÷2)}= dn(1+n)=d(n+n²)
同样可推导出,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如4、5、6前的1、2、3,与4、5、6后的7、8、9,和差就是:数差1×[(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的平方]=18。如“14、16、18”前的6、8、10、12,与“14、16、18”后的20、22、24、26;和差就是:数差2×[(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4)+两边数组项数4的平方]=56。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a、a+d、……、a+(m-1)d”前等差数列为:(a-nd) 、……、a- d ;“a、a+d、……、a+(m-1)d”后等差数列为:a+md 、a+md+d、……、a+md+(n-1)d;则:
b= { [ (a+md)+【a+md+(n-1)d】]×(n÷2)}-{ [ (a-nd)+(a-d)]×(n÷2)}= dn(m+n)=d(mn+n²)
综上所述,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dn(m+n)=d(mn+ n²)。若中间,间隔等差数,项数为0,即m=0时,则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必然相互是连续数,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
2、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与另一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相等。如:2、4、6、8与10、12、14、16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等于15、17、19、21与23、25、27、29,两组数之和的和差,都是32。
3、从1开始的,项数相同、数差是2,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奇数,一组数之和是另一组之和的3分之1。如1、3、5和7、9、11,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9:27。如1、3、5、7、9、11与13、15、17、19、21、23,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36:108。【可以不看的简单证明:设每组数的项数为n,即{ [1+【1+2(n-1)】]×(n÷2)}÷{(1+2n)+ [1+2n+2(n-1)]×(n÷2)}=1/3。】
二、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一对素数对称分布于任意大于3的整数左右两侧,且这两素数之和是此整数的2倍。即 t=[(t÷2)-q]+[(t÷2)+q]。 这一发现为哥德巴赫猜想1+1形式的成立提供了确定的支持。
三、 开创性的将3x+1猜想拓展为哲学模型,来解释宇宙万有的生成过程。通过“奇变递增为偶”和“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指出任何大于0的自然数最终都会落入一个特定的类似于3x+1猜想,“奇数x乘3加1,奇变递增为偶”和“偶数除以2的n次方,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下,产生的4、2、1数字循环圈中,形成一种“万有总在途中”的通变模式。即:
……2x ↔ x ↔ (3x+1)÷2ⁿ ↔ …… ↔ 2ⁿ ↔ 4、2、1……
从而推导出宇宙星系万有的诞生与演化,不可能来自于爆炸,而是遵循类似于3x+1猜想“奇变递增为偶,偶变递减为奇”的圈套生成蚂蚁策略,最终归于“4、2、1”循环模式的形式。即:宇宙不始于爆炸,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
发布于:湖南省尚红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